English

经营不分份内外业绩赢得八方名

1999-02-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书店凝眸  □本报记者  韦英平 我有话说

在一般人印象里,新华书店就是卖书的地方,他们和新华书店的联系也仅仅是前去选购图书。然而,有这么一家新华书店,却在把新书、好书推荐给读者的同时,又做出了许多看起来不是“本行”的文化事业,从而在读者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推进了书店工作的开展。它,就是位于“孔孟之乡”的山东济宁市新华书店。

近年来,济宁市新华书店先后举办了数次孔子文化书市,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1997年他们联合市教委开展“香港回归征文读书活动”,营造读书的氛围。1998年又开展“爱祖国、讲文明读书活动”,组织优秀学生夏令营。各县市店还统一为优秀中小学贫困生免费提供3年的课本。

济宁市新华书店还重视开发农村图书市场。全市已经建立起各种农村发行机构11个,配备专职农村发行人员近百名。他们搞“乡村书库”建设,开展“百村书屋”活动,目前已有260多个村庄建立起规范的图书室。

各县市店还结合自身特点,搞各种社会服务活动。曲阜店捐建了一所“新华小学”;兖州店与团市委、市教委等部门联合搞“读者协会”,评选“购书状元”、“藏书状元”,还要开办专门的农民书店。

当然,在新华书店的“主业”———图书营销上,济宁市店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路,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店下辖10个县市店,职工617人,1998年的销售额达到3亿元,销售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0%。从1995年到1997年,济宁市新华书店的销售和利润连年保持35%以上的增速。济宁市人口居山东省第四位,但济宁市新华书店的固定资产原值和人均劳效均居全省第一位,销售额和利税总额居全省第二位。

济宁市店以新的思路和办法构筑图书发行的大格局:不断拓展城市网点———积极开发农村市场———图书音像两条腿走路———主业副业良性发展;还提出了农村发行格局的设想:不断扩展农村网点———大力发展农村市场———多种渠道并行推进———结构合理良性发展。

他们还十分重视各类图书的发行,目前一般图书已占到50%以上。他们相继设立古籍、教育、外文、科技、特价等专业书店或专业书架;改坐商为行商,送书上门,送书下乡,为领导干部和企业家送书橱;增设网点;加大宣传,新书一上架,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上有文字。

1998年初,济宁市店又建立起鲁西南地区最大的超市式图书批发中心,其业务面向基层新华书店,也面向集、个体书店。总经理赵柯说,批发中心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发挥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作用。批发中心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拥有1000平方米的营业大厅,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的仓库及相应的运输能力,长年图书备货金额1000余万元,年累计销售品种50000余种,年销售码洋5000万元以上。

批发中心的管理可以说是济宁市新华书店管理的典范。中心实行分片管理,解决了信息检索的问题;实行“以销定进”,给业务员放权,业务员可以签单、订货、批发;权责分明,“一个人能做的事不能两个人干”,结果是“没有不想干的,没事干的人还会生气”。基层店的同志认为,济宁市店批发中心信誉好、品种全、货源足,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强,解除了基层店的库存压力。双方找到了利益的共同点和合作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华书店这块金字招牌在济宁市新华书店员工的手中不但没有黯淡下来,而且更加辉煌了。不错,他们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引人注目的。但谁又敢说,在“科教兴市”的成果里没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